查看原文
其他

定住,稳住,做自己的锚点|第一期辅导员赋能成长训练营

祝菡 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2023-10-28









为了提升我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胜任力,增强自我关怀的能力,2023年3月我校心理咨询研究中心组织了华南师大第一期辅导员赋能成长训练营。本期辅导员成长营在馨馨紫光吴于群老师和操明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为期三次。



在第一次的赋能活动中,小组成员们在对彼此有了初步了解后,由老师带领进入观呼吸的状态--观察气体的自然流动以及自身身心的感受和变化。并通过对观呼吸和自身工作状态的交流,让成员之间彼此给予支持和帮助。


在第二次的赋能活动中,吴于群老师和操明老师解答了上一周辅导员们在练习观呼吸时遇到的疑惑,深入带大家理解了观呼吸的原理和方法。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学习了如何练习听的功能、探讨了心理空间的相关内容。最后,老师启发大家,观呼吸和听声音其实都是在将我们的注意力从扑向外界,拉回到自身清晰明了的状态。它类似于一个锚桩,让大家能更好的凝神聚气,消耗较少的精力,增强接受外界的能力。

在第三次的赋能活动中,大家带着观呼吸或者听声音的方式,分享了这一周工作和生活中的感受和事情,并相互交流彼此的经验。老师们结合成员提出的事情以及当下整个场里的互动,耐心的启发着大家。




有一位辅导员老师将赋能成长营的练习过程比喻成“犹如清理了快被占满的磁盘内存一般,心理空间更干净整洁,也扩大了”,“希望把这份‘清晰明了’带给学生,一起体验冲破迷雾,在不确定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其他成员也纷纷表示参加训练营对当前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大帮助,通过训练在团体中感到“安”与“稳”,感受到久违的轻松与愉悦。


最后,成员们在对吴于群老师和操明老师,以及学工部和心理咨询中心的感谢之情中圆满的结束了华南师大第一期辅导员赋能成长营。并且每位成员都留下了自己在训练营中的收获。



【定住,稳住,做自己世界的锚点】

——写在第1期赋能成长训练营之后



这3次的赋能训练营练习,于我个人而言,是一个命运的契机,一次神奇的缘分,一场奇妙的旅程。分享两个让我特别有触动的关键词和觉察点:


一、“扑上去”与“清晰明了”


我自己刚开始参加的时候,并没有带着清晰的问题来求解,所以起初会处在游离状态,一直进不去。直到一位战友分享了她上思政课的一个小故事,叙事过程绘声绘色,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完全吸引了过去。老师在那之后反馈了一个对全场的观察:我发现你们刚才都“扑过去”了,扑进了她的故事里。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那一刻我若有所悟。


那天上午我刚刚跟一个问题学生的家长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谈话,父亲谈完和母亲继续谈,长达两个多小时。整个过程中坚持下来的动力是希望多一些信息多一些努力,也许就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处理“症结”。整个过程下来太累了,仿佛血槽已空,直到参加训练营的时候都哈欠连连提不起精神来。就这个问题我现场提问了老师,老师们的回答,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甚至动摇了我一直以来的某种思维惯性。


为什么觉得疲累,觉得心神巨耗,究其根本是全神贯注“扑进去”了,没有给自己留空间和余地,做不到游刃有余。但在职场、生活中处理问题最好的方式,从来都不是一腔孤勇一个猛子扎进去不知深浅的“河流”,被暗礁和漩涡裹挟着随波逐流,而是要始终保持“清晰明了”的自我意识,在“河流”的上空去审视和观察,才能更清晰地看见“河流”的来龙去脉,才能更清明地去决策当下的每一个十字路口。

我很喜欢老师在过程中分享的一个动作,一只手握着杂乱无章千丝万缕 (也许是未知,也许是混乱;也许是事件,也许是情绪等等),另一只手代表“清晰明了”。清晰明了是一个工具,类似锚点。不管世界如何快速变化,不管事件袭来多么沉重,不管情绪多么跌宕起伏,始终要有一个“清晰明了”牢牢地“锚定”在那里,让自己的内在也跟着安定下来。也只有内在安宁,先从“内耗”的状态中出来,我们才有可能生长出力量去应对外部世界,去抽丝剥茧地解决问题。


所以如何去“定”呢?老师教给了我们观呼吸、听声音的方法。当意识到需要“定”的时候,通过观呼吸、听声音,把“扑”散出去的意识触角全部收回来,放在自己的呼吸上,放在自己的听觉上,也就放在了自己身上,让自己慢慢地安定下来。




二、“心力”与“心理空间”



我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教育,形成的待人处事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就是要“投入”,百分热忱,全情投入。扑进去也好,投入也好,究其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当“心力”没有增长到那个程度,当“心理空间”没有大到能够容得下那么多东西的时候,“扑进去”就容易陷进去,搅和在一起出不来。所以有时候会感觉疲累,感觉内耗,感觉心力交瘁。


当老师清晰地把“心理空间”四个字明明白白写在黑板上的时候,我看着那四个黑字,清晰明了了许多。原来心理空间和计算机空间一样,是需要清扫和整理的,磁盘内存一堆垃圾快要占满,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又如何能快速,主机不瘫痪就已经是一种幸运了;原来每个人整理心理空间的方式都是独特的,我那么地喜欢文字和语言表达,喜欢写小作文,喜欢与朋友深度聊天,也是整理心理空间的一种方式;原来这两年我依赖上了日程本,每周甚至每天都会把要做的的事情写在日程本上,定期复盘和总结,也是清理的一种方式,把脑海里“无形”的想法和记录变成“有形”,释放出自己的心理空间。


我甚至可以继续进一步整理空间,让它像图书馆一个个房间一排排架子一样,把工作、家庭、兴趣,把事实、想法、行动等一一进一步整理分类,让心理空间变得更加干净整洁,清晰明了。原先许多无意识的举动和行为,仿佛一下子找到了理论依据,这个发现是成长中的意外之喜。



有一些对话带来的思考,至今想来仍然觉得是一种疗愈:


当生命里有一些不幸的事件迎头砸来,让我们没有办法定住,怎么办?



接纳,允许一切的发生。接纳自己的心力还没有成长到那个程度的事实,接纳那些随之而来的负面情绪的裹挟。我们要相信,“心力”就跟肌肉的力量一样,随着不断的练习,慢慢的,我们的耐受力也会越来越强,会更容易从混乱混沌状态回到清晰明了的状态,能迅速地“进去”,也能更快的“抽离”,自己有能力掌控住。




如何锻炼自己的心力?如何扩大自己的心理空间?我之前本能会去找一些美好的人和事物,去对冲那些让我觉得消耗的东西。有没有不穿越痛苦就获得心力增长和扩大空间的方法?



两位老师笑了笑。一位说,前面告诉了答案,就是练习。观察自己,清晰明了,不断练习。另一位说,你问这个话就是嫌弃自己的心理空间太小。不要抗拒,接受它,与它和平共处。熟练应用清晰明了这个工具,找一个锚点定住,用旁观者视角去观察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涌现在自己身上的情绪。当负面情绪涌来的时候,真心接纳它,那对抗的“张力”就会消失。慢慢的,它就会在心理空间缩小,它依然存在,但是它不活跃,不会侵占空间。或许,这些沉下来、定下来的东西越多,空间就会被拓宽的越来越大了,整个人也会越来越“稳”了。




定住,稳住,做自己世界的锚点

这是第1期赋能训练营给我最深刻的感受


外部世界的变量太多,变化太快,GPT5正在研发的路上,05后的学生正在高考的路上;辅导员的角色事务性工作多,接触的人广,需要回应的期待和诉求太多太嘈杂。太多的不确定性里头,唯一确定的只有自己。训练营让我学习了观呼吸、听声音,让我更加意识到锚定自己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未来要学习方法,刻意练习,避免被无形的漩涡裹挟着被动往前走,要努力按照自己真实的意愿,在生涯里活出最好的状态。


感恩生命的契机,在我特别需要的时候,在我烦扰如何保护自己的精力,思考如何调整状态的时候,遇到了这一期训练营,给了我许多触动和启发。


感恩2位老师、12位同伴3周的陪伴,共同创设了一个于我而言很舒适的场域。在这个专注平和的场域里,很多事件在共情,很多情绪在消融,我们彼此在赋能。


感恩学工部老师们的组织和陪伴,没有你们,就没有这一次训练营,没有以上记录所有点滴的思考和成长。谢谢华师学工,为自己是组织中的一员感到“安”与“稳”,感到被爱与愉悦。


——计算机学院 唐婷芳




能够参加这个培训是极其幸运的事情,感谢学工部和心理咨询中心为我们组织如此高质量的赋能成长训练。通过此次课程,在两位老师的指导和前辈们的分享中收获了“关注自己”和“过好生活”的技能。


每次参加赋能训练都像搭上了未知目的地的旅游列车,在空间有限的教室里开启了浩瀚心灵宇宙的探索之路。在老师们的教授下,我们首先认识到了把注意力从扑向他处收回到自身,反而能增强接受外界的能力。然后,我们意识到了以前的自我暗示把全身心的注意力投入到外界某个点是最消耗自身精力的方法。最后,我们学会了通过观察自己的呼吸和听觉,可以把分散出去的注意力拉回来,形成清晰明了状态的调节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日常工作中为自己加油续航。


在训练中,两位老师还会耐心地引导大家如何卸下心理负担,以学员提出的案例为教学素材,逐步刨析其中隐藏的心理结点,让我们找到并拆除了一直以来困惑自己的心理围墙。各位前辈分享工作和生活经验,也让我这个工作小新感触良多,知道以后遇到挫折不要自责,人无完人,勇敢面对自己的不足,下定决心改正缺点即可。真的很感谢大家,祝大家工作顺利,生活美满。


——旅管研究生辅导员 郭谌涛




谢谢老师们温暖又淡定的陪伴,十分享受连续3周的心灵按摩,是被允许、放松又充电的感觉。不仅是3个下午,也找到了日后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自我调整和疗愈的方法和钥匙,和清晰明了做伴,建构心理空间。感谢两位带领的老师,感谢学校提供这次机会,感谢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们。


——计算机学院辅导员 郭月晴




很感恩也很荣幸获得了学工部和心理咨询中心组织的赋能成长营的参培机会。


第一次的课程,我懂得了自己还是在不自觉的自我设限(企图心或者说还是有自己的预设)当中,对于许多事情没有真正保持清晰明了。课程结束后,我尝试观呼吸让自己保持清晰明了,这让我在处理事情时候真的可以不那么容易被扰乱,不会被某些事情、话语或者情绪等牵着走,这让自己在面对一些事情时候能更好与自己初衷保持一致。


第二次课学习了锚桩。我一直喜欢这一类的音乐,一般在自己烦恼时候都会听听音乐。但是这一次的学习,让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当自己思绪较乱或者心神不够集中时候,听着这个音乐配合观呼吸,有神清气爽的感觉,完成一些琐碎汇总工作时候大脑有更清晰的感受,自己也感觉更舒服。


第三次课程是本次训练营最后一次课,特别特别特别遗憾因处理事务确实没办法赶过去参加。由于第二次课有迟到或请假的同学,这一次我自己也请假了,因此,这一次请假给我的感觉和以前没去课堂很不一样,我虽感遗憾,但是我少了一些患得患失,多了一种我心若在,远近都相宜的感受。


最后,再次感恩遇见老师们和一起参培的小伙伴们。期待咱们继续坚持练习,让自己保持清晰明了,并更好地体验迎面而来的生活。


 ——教信学院辅导员 黄晓东




周五下午来参加赋能训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一周的忙碌、紧绷的神经在顷刻间得到释放。犹如在身心上洗了一波桑拿、睡了一个美美的疲劳觉。

这次短暂的赋能成长训练营对我的工作、生活而言有两个变化,一方面是帮助我缓解了高强度、精神紧张的工作压力,通过运用观呼吸、锚桩,能够调整好心态,从而让大脑处于一种清晰且相对放松状态。另一方面,是弥补了我在性格方面的劣势。从容易急躁和激动,情绪不稳定,到逐渐掌握“稳”和“定”,在此过程中让我放慢了说话的语速和保持内心的平静,更好、更清晰地倾听别人想表达什么,同时也让心情更加愉悦。


感谢学工部和心理咨询中心给予平台和机会,能够请到两位非常棒的老师给我们指导、赋能。从“心“启航,拓宽“心“视界,让我们能够在未来工作、生活中遇见更多的美好,净化内心的浮尘和焦躁。


——环境学院辅导员 梁豪




感谢老师们的带领,感谢亲爱的同事们真诚的分享和陪伴,借婷芳老师的话说:就是我们都很享受这样的场域。三次赋能练习配合两位老师抽丝剥茧的点评,越来越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自己能主动扩展心理空间容纳他人,自己有能力不断拉回来自己,自己可以把注意力安住接受外来的信息......有时生活的忙乱可能真的容易让我们先看到“外面”而忽略自己产生本末倒置,而先感受到自己,进而接纳自己、善待自己,寻找到与世界和谐共处的方法,才可能让自己体会到真实世界中的精彩纷呈。接下来会和战友们更有链接地迎接生活挑战、有勇气让自己接受并面对更多不确定的发生,开心。


——外文学院辅导员 赵頔





现在是周五晚上23:12,刚到家,之所以想纪念这个时刻,是因为经历了一周高强度工作的碾压和一路的交通拥堵,此刻的心情竟然没有焦躁,而是异常平静、开阔。


变化就悄然发生在三周前的第一次辅导员赋能成长训练营。从学习观呼吸、凝神聚气、锚桩,三周循序渐进的理解和练习,对工作和生活的困境多了很多新的视角和体验,慢慢扩大了自己的心理空间,在自己需要的时刻保持清晰明了。甚至神奇地缓解了这一年多因为睡眠不足引起的心悸气短,对扑面而来千头万绪的任务也不再感到焦头烂额,多了一些气定神闲,回到家也更平心静气,从工作到生活,感受到浑然一体的转变和赋能。


非常感恩学工部和心理咨询中心创造的成长赋能训练,在人生最需要的时刻,精彩遇见!

 ———数学科学学院辅导员 甘俊 




“世界纷纷扰扰,但你还是可以拥有自己稳定的锚点,只要我们努力,我们还是可以回到清晰明了的这一刻。”


这是经过三周的学习与练习,我最深刻的感触。


在平日的与学生的谈心谈话,以及给学生做的心理咨询中,不止一个学生提到了“我很想知道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我感觉自己置身压力与焦虑中无法自拔”。我一方面对同学们的难受感同身受,另一方面其实也有点无力,因为作为辅导员的自己,其实何尝又不是会活在工作的压力,各种突发事件,一些负面情绪与情感中盘旋呢。在各种信息与刺激越发丰富与复杂的今天,个体到底如何在充满不确定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呢?终于,感谢学工部与心理咨询中心组织的这一系列培训,我的困惑也有了更直观的答案。


第一节课上,吴老师与操老师教给了我们一个概念——“观呼吸”,这引导我们把注意力投放在观察自己呼吸的状态。关键不在于控制此时此刻的呼吸,而在于把观察力收回到自身,稳定于此,觉察并接纳当下的状态,从而达到“清晰明了”。当我们还保持“观呼吸”的那一刹那,那起码那一瞬间我们就还是清晰,我们就拥有回到原点的可能。


第二节课上,老师们给我们传递了“锚点”的理念,它可以是声音最后消失在脑海中的位置。我也是第一次习得了,原来全神贯注的“听”,注意力并不一定要外放于客体之上,而也可以承载于自身之中。当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锚点,不为外界某一个刺激物所牵引,我们反而可以容纳下更多的声音,听得也更为清晰,能听到信息更本源的意思。


“观呼吸”与“听声音”都是一个动作,真正的意义在于,我们从情绪的乱流中又重新找回了自己,再次发现自己是有洞察与掌控情绪世界的能力的。如果说个体的“无助”、“压力”与“焦虑”都是源于无法把控外界的变化与自身的际遇。


那活动中老师所给予我们的,就是发现与找到自身“可控的部分”,让我们看到自身的力量。我知道我在经历着什么,我也观察着经历中的自己,这就是“清晰明了”吧。我想这一份“清晰明了”是如此的难得,理性逻辑化的学科训练,教会了我们解构和剖析,培养了我们寻根问题的能力。

但有时候一个接一个的“为什么”,却是压垮骆驼的一根又一根的稻草。当我们焦虑时,我们会想“为什么我会焦虑?”、“为什么我不可以更阔达一些?”、“为什么别人都能坦然,但我会想这么多?”、“是不是我能力不行所以才会焦虑”,这些疑问又会引发新的自我怀疑,最终本就有限的“心理空间”直接被这些挤满,内心也越发局促不安。


按照吴老师的话说,这些疑问引发的疑问,是我们内心的“迷雾”,只会让人越发迷茫和看不清楚自己。诚然,回到“清晰明了”是不容易的,我们总是容易下意识掉进情绪的惯性,习惯性地把自己的心神投注到外面一个个刺激物中。


所以,这也是需要练习的,这过程也的确能感觉到自己有很多急躁的瞬间,想着咔一下就撑大自己的心理空间。但其实也正如老师所说的,“清晰明了”的力量,就像是和迷雾对抗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练习与保持,而对抗的过程也正是我们守住自己的过程。也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把这一份“清晰”的观念给到我许多焦虑与无助的学生,带领他们也体验到,原来自己对自身也是有一份“稳定”的力量。


就像许多抑郁的孩子,总是只有在割伤自己的时候,那份鲜血流出的疼痛感与失去感,才让他们真切体会到自己对生命的“影响力”。我想这一份“清晰明了”的练习,也会让他们感受到更多自己生命本源的活力,其实这些力量是可以被发现的,而不只是能通过自伤来实现。


当然,这可能是一个很长远的目标。我想,第一步还是得先自己把“清晰明了”融会贯通,把自己生命的力量真正释放出来,体验透彻,才能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吧。最后,真挚地感谢学工部与心理咨询中心的大家安排的这个难得的培训机会;感谢两位老师和十一位伙伴全过程的支持与陪伴,为我种下了生命力量的种子。


虽然很遗憾,最后一期因为一些工作的情况错过了;就如我们练习“清晰明了”过程中的迷失,没关系的,注意力跑掉我们还可以有再拉回来的机会;尽管当下是忙碌的,但并不影响我在忙碌中重新找回对工作、对生活的掌控感,仍旧有机会享有下一刻的自由与自在。期待这样的培训能有更多!


此时此刻,把注意力重新放回自身的锚点,再次感恩!


  ——法学院辅导员 黄浩成

END


文案 | 祝菡 周朝昀

主编 | 宋姣姣 葩了个葩

排版 | 挽挽

审核 | 张奕华 林玛

图片 | 周朝昀 网络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树洞,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